央行大战首相:英债危机只是序曲?
来源:华尔街见闻
政府央行政策目标冲突,央行英债类似英国的大战危机还将在更多国家上演。
伴随着政府和央行的首相政策目标冲突,类似英国的危机危机只会在越来越多的国家上演。
此前愈演愈烈的只序英国市场危机本周一迎来转折。新任财政大臣亨特上任不到一周便拿出了“可持续”的央行英债财政计划,对特拉斯的大战激进减税计划进行了180度的大扭转,取消了几乎所有的首相减税计划。
亨特还对特拉斯上任初公布的危机能源补贴计划进行了缩减,称该计划将持续至明年4月。只序英国政府此前试图通过财政刺激来提振经济,央行英债结果适得其反,大战造成债券暴跌。首相这逼迫英国央行短期介入市场买债托市。危机
有市场分析认为,只序英国此次危机的根源其实在于央行和政府政策目标的冲突。伴随着后疫情时代全球通胀高涨,各国央行面临越来越大的升息压力。为了抗击通胀,部分央行甚至不惜让经济陷入衰退。
但负责制定预算开支的政府政治人物则有不同想法:由于受到生活成本高涨打击的选民政府提供帮助,政治人物通常更愿意增加政府支出或减税。类似情况正在英国及许多欧洲国家上演。以德国为例,由于俄乌冲突导致的天然气短缺,德国政府目前正计划增加多达2000亿欧元贷款来应对能源危机。
这种政府和央行的政策目标冲突将导致全新的财政货币政策组合: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,欧美政府经常通过预算紧缩来度过经济危机(参考希腊),央行则试图加速放水拯救经济(参考日本),但往往收效甚微;目前的状况则完全相反,央行希望紧缩,政府则希望扩张。
这将导致完全不同的政策风险。政府公共开支增加可能会加剧央行压制通胀的难度;央行的持续加息则会增加政府借款时成本。政府放松得越多,央行就越担心通胀,因而他们收紧的力度就越大。而加息反过来会对政府财政产生更大的影响。
各国的情况也各不相同,伴随着央行和政府角力,市场混乱也将变得更加频繁。随着经济放缓,全球通胀维持高位,类似英国市场危机可能在全球其他金融市场中再度上演。
(责任编辑:知识)
- 中国居民投资理财行为调研报告:居民长期投资意识稳中有升 债券资产配置超两成
- 基金募集回暖 市场筑底时如何“逆向布局”?
-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第四支长期宇航员团队将返回地球
- 明星科技股普涨 英伟达涨超4%
- 眼科上市公司竞逐千亿市场蛋糕 屈光不正手术独挑业绩大梁
- 四季度消费回暖可期 机构看好投资机会
- Roblox盘初飙升19% 9月预订量与DAU大幅增长
- 这4个县级市,获明确为大城市
- 日本财相:将全力抑制通胀
- 新增6家券商 科创板做市商扩容至14家
- 小米集团:今日耗资约2385万港元回购270万股公司股份
- 国庆本地消费占比七成 OTA力推“即兴出游”产品
- 茅台酒11个月销售破千亿背后,“I茅台”挤压传统渠道“利益”,1935颓势已显
- 证监会正研究制定外资适用特定短线交易制度